余党绪专栏丨ldquo整本书阅读r

余党绪

余党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领航计划”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倡导和探索“思辨读写”及“公共说理”,尤致力于整本书阅读、议论文写作的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人文探究》(年)、《公民表达与写作教学》(年)、《说理与思辨——高考议论文写作指津》(年)、《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年)、《思辨的力量——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读写》(年),编著有“中学生思辨读本”系列(年),主编有“世界名著思辨性阅读丛书”(年)以及多部教学案例。迄今有2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余党绪著:《中学生思辨读本》系列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年版)

“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

“整本书阅读”中的“书”,当然不是指产品形态上的印刷品,也非指泛意上的文化产品,诸如《20世纪杂文选》这样的“书”,只是一些“文”的组合,虽也有内涵上的关联,但不具备精神产品的主体独立性与生命独特性。真正的精神产品往往与个体独特的精神生活和创造性劳动联系在一起。本文在这个意义上谈论“整本书阅读”。限于篇幅,本文所说的“整本书”,仅限于文学经典。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像单篇课文那样集中和明确,既费时力,又耗心血,且须课内与课外结合,适切的教学策略很要紧。否则,学生收获的,不是一地鸡毛,便是一堆概念。多年实践下来,我将自己的策略总结为“思辨读写”:一要充分的原生态阅读,二是强调对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三是开展包括转化性写作在内的表达训练。

无论读什么,“读”始终是头等大事。原生态阅读,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尝试靠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理顺作品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推断和求证作品的意旨。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干预,但不当的干预,反而会妨害甚至阻断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今天,各种观念、资源、信息和技术对阅读的干扰,已经到了需要我们警惕的地步。詹丹批评《合欢树》的主题理解问题,认为“母爱是这类文章的母题而非主题。”[1]确实如此,《合欢树》的内蕴显然不仅止于母爱,还表达了生命的偶然、孤独与无助,隐隐还有几分对生命的隔绝与隔膜的感慨。但为什么我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母爱”呢?除了能力的掣肘,“单元导语”的影响亦不可小觑:“母爱更是无私、博大、子女永远无法全然报答。”[2]显然,这个导语将理解直接指向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与无奈。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单元导语”是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道鸿沟,看起来高屋建瓴,恰恰窒息了“原生态阅读”的那种生机勃勃的会心与灵性。“整本书阅读”难度显然高过一般课文,教师要格外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干预,成为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

在全文阅读与反复阅读中,梳理情节,把握人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na.com/hhzp/9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