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记忆重温大礼堂

致力于白癜风的研究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71.html

重温大礼堂

文/吴限灵

以前,稍有点规模的单位,就会盖一个大礼堂,以便职工开会,表彰,联欢,听报告,旗帜鲜明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去年7月,我跟妻子来小镇怀旧,医院一号院。院里静悄悄空荡荡的,阳光散漫地洒落下来,空气格外香甜,四处荡漾着迷人的童年气味,旧貌依然在。东墙跟的合欢树,废弃的幼儿园,日建出张所旧址,还有那座最具纪念意义,那个年代的标志性产物大礼堂…

令我大喜过望的是,大礼堂的门是开着的,这让我心情十分激动,小心的走了进去。会是什么状况呢?心情忐忑飞扬。

像是刚刚整修过。里面空荡荡干净净,墙壁粉刷过,门窗整齐完整。顶棚上的五角星那么醒目暖人,舞台也整理如新,一如旧貌,没有大的改动。所有的门,包括舞台后门也都开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下子被感染了,多少旧情往事涌上心头。好像回荡着当年的欢声笑语,革命歌曲,各个宣传队的文艺演出,那个四中文艺宣传队活泼快乐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一队小演员们排着队,走几步摇一下脑袋晃动着小手,最后一句“巴扎嘿”,真是让人陶醉难忘,是我小时候最喜欢模仿的一个精彩段落。

情不自禁,在这个仿佛穿越时空般的时刻,我拿出口琴,一个人在舞台上放飞,饱餐一顿舞台美妙的感觉。妻子见我这么高兴,也不失时机地为我在舞台上的演奏录下了终生难忘的影像片段。

今天,真是太幸运了!

穿过舞台后门,打开了另一扇记忆闸门。大礼堂的后面也是一座很漂亮的德建别墅楼,印象最深的是校医毛医生家就住在这里,她的漂亮女儿李红是我同学。还有一个转学过来的潘坤同学家也住在这里,还有王晶同学。想想那时候看戏看电影,人家从后门直接就进来了,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就那么几家人住那么大院子,都种上庄稼了。唉!多么好的风水宝地,人家命怎么那么好呢?呵呵呵。

这些留有念想的宝贵遗产,如梦幻般出现在眼前,思绪难免翩翩翱翔,默默之中流露出我对舞台的渴望羡慕,对文化生活的天生好感。不知当地主管部门会将大礼堂清理修缮出来作何用处,但对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精神上的宝贵历史见证文物,是现代化影剧院的前身先辈,是微微无语的岁月遗物。

以前觉得大礼堂好大好雄伟壮观,今天看来有点寒碜,比起高楼大厦厅堂楼阁,显得微不足道。就像当年从六马路到耐火厂粘截留,以为就离家挺远了,实际上就两个路口。那次心血来潮,去灵山祭扫,一个人徒步走到坊子公交车站都不觉得很远。童年和成年的世界有不同的焦距。

单位里的那些大礼堂差不多都拆除改建了,存世已不多,群众性文化已被市场浮世趋利文化所取代,而存留的这座大礼堂像一座丰碑,无声地倾诉一个火红年代群众文化生活的历史回声。

作者:吴限灵

排版:张凤

        

·END·

坊子人家

坊子人,坊子情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na.com/hhfb/10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